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哈尔滨市专利管理办法

时间:2024-05-17 18:09:37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031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哈尔滨市专利管理办法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哈尔滨市专利管理办法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
第117号


  《哈尔滨市专利管理办法》已经2004年7月9日市人民政府第2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4年8月1日起施行。

                         
市长 石忠信
                       
二00四年七月二十二日









  第一条 为了加强专利管理,保护专利权人和公众的合法权益,鼓励发明创造,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专利管理及其相关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市专利管理部门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区、县(市)专利管理部门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协助市专利管理部门管理本辖区内专利工作。

  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设立专利发展资金,区、县(市)人民政府可以设立专利发展资金。
  专利发展资金专项用于开展专利战略研究、专利宣传培训、专利信息网络建设、对本行政区域内单位和个人的专利申请的资助,以及对重大发明专利单位和个人的奖励等事项。
  专利发展资金的管理办法由市财政部门会同市专利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第五条 专利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企业事业单位专利工作的指导,协助企业事业单位建立和完善专利管理制度。

  第六条 专利管理部门应当加强专利信息管理,规范专利信息服务,加快专利信息传播、开发和利用,促进专利实施。

  第七条 企业事业单位在研究开发、技术改造等工作中,应当进行专利信息跟踪,建立与专利有关的研究开发工作档案,将研究开发全过程记录在案,对符合条件需要申请专利的,应当及时申请专利。

  第八条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鼓励、支持员工进行发明创造,尊重员工的非职务发明,不得压制员工的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

  第九条 因终止、解除劳动关系或者其他原因离开原单位的人员,应当在离职前将已完成或者尚在进行的与职务发明创造有关的实验材料、试验记录、样品样机及其他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归还单位。
  任何人未经单位许可不得将与职务发明创造有关的、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泄露或者出卖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专利申请当事人应当就专利申请权、专利申请费用和专利年费以及利益分配等事项作出约定:
  (一)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进行发明创造的;
  (二)个人兼职进行发明创造的;
  (三)合作进行发明创造或者委托进行发明创造的;
  (四)在其他单位进修学习期间进行发明创造的;
  (五)订立其他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合同的。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当事人应当提供专利法律状态证明:
  (一)申请科技、经济计划项目中含有专利权的;
  (二)以专利权作价出资或者进行专利资产评估的;
  (三)请求专利管理部门或者海关保护专利权的;
  (四)设立企业、引进境外技术或者从事境外来料加工涉及专利权的;
  (五)技术或者产品出口项目中,涉及进出口国家或者地区专利权的;
  (六)商品销售中涉及专利权或者专利申请的;
  (七)举办各类专利信息发布会、技术与产品展览会、展示会、推广会、交易会涉及专利权或者专利申请的;
  (八)其他应当证明专利法律状态的。
  有关单位和部门应当及时查验专利法律状态证明。

  第十二条 专利权人或者专利实施被许可人在其产品、产品包装或者产品说明书上标注专利标记的,应当同时标明专利类别和专利号。

  第十三条 发布涉及专利广告,广告主应当提供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或者其授权的专利管理部门出具的专利权有效证明;对不提供专利权有效证明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设计、制作、发布专利广告。
  发布专利广告应当标明或说明专利类别和专利号。

  第十四条 设立从事专利代理、专利信息检索、专利技术贸易、专利资产评估、专利咨询等业务的专利服务机构,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专利服务机构的设立、变更、歇业、停业,依法办理有关手续后,应当及时报市专利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 专利服务机构应当依法从事专利服务,不得为他人出具虚假的专利检索报告、专利资产评估报告;不得与他人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他人利益;不得误导、欺骗、胁迫当事人订立与专利有关的合同。

  第十六条 鼓励单位和个人检举假冒他人专利或者冒充专利的行为。专利管理部门对举报人及有关内容负有保密责任。

  第十七条 专利管理部门处理专利纠纷时,根据需要或者当事人的申请,可以委托有关部门或者专家委员会进行技术鉴定。

  第十八条 专利管理部门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查处假冒他人专利行为和冒充专利行为,可以询问当事人和证人,调查有关情况,查阅研究开发项目档案或者与案件有关的合同、图纸、发票、账册等资料。
  专利管理部门依法履行前款规定的职权时,当事人及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协助,不得拒绝或者阻挠。

  第十九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泄露、出卖他人尚未公开、公告的专利申请文件的内容。

  第二十条 专利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不貌斡胗胱ɡ泄氐木疃徊坏眯孤对诠ぷ髦兴牡笔氯说挠泄孛孛埽徊坏美挠弥叭ā⑼婧鲋笆亍⑨咚轿璞住?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单位提供虚假专利法律状态证明或者有关单位、行政管理部门未及时查验专利法律状态证明,使国家、集体利益遭受损失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个人提供虚假专利法律状态证明,骗取荣誉及其他利益的,由有关部门予以撤销或者追回,损害国家或者他人利益的,依法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二款、第十五条规定,专利服务机构设立、变更、歇业、停业未报市专利管理部门备案或者为他人出具虚假的专利检索报告、专利资产评估报告或者与他人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他人利益以及误导、欺骗、胁迫当事人订立与专利有关的合同的,由市专利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有非法所得的,处以l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无非法所得的,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泄露、出卖他人尚未公开或者公告的专利申请文件内容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专利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参与与专利有关的经营活动,泄露在工作中所知晓的当事人有关秘密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按管理权限给予行政记过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关法律、法规已明确行政处罚的,按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4年8月1日起施行。



深圳经济特区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

广东省深圳市人大常委会


深圳经济特区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1年3月22日深圳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加强深圳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体育经营活动的管理,保护体育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体育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体育经营活动,是指以体育项目为内容,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的健身、康复、娱乐、表演、竞赛等经营活动,以及体育技术培训、咨询、经纪等活动。
前款所称体育项目,是指国家、广东省体育主管部门和深圳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政府)公布的体育项目。
第三条 市、区体育管理机构负责体育经营活动的管理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执行有关体育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依法审批、核准体育经营活动;
(三)对体育经营活动进行指导、监督;
市体育管理机构对参与体育经营活动的体育专业技术人员组织培训和资格认证。
第四条 从事体育经营活动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备与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器材和专业技术人员;
(二)符合治安、消防、市容和环境卫生的要求;
(三)具备与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保障条件;
(四)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五条 从事重竞技项目和特殊性项目的体育经营活动、组织经营性的市级以上或者有外国和境外地区运动员(队)参加的体育竞赛和表演活动、举办经营性的体育专业技术培训班,应当经市体育管理机构批准并取得体育经营许可证。
从事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体育经营活动,由区体育管理机构根据市体育管理机构公布的具体条件核准后,到市体育管理机构领取体育经营许可证。
法律、法规规定须批准的其他体育经营活动,依照其规定办理。
第六条 从事按本条例规定须批准的一次性或者持续时间不超过三个月的体育经营活动,应当取得担保。
第七条 向体育管理机构申办体育经营活动,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申办者的身份证明;
(三)所需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证明;
(四)场所证明;
(五)所需设施、设备、器材及安全状况的说明。
从事按本条例规定须批准的一次性或者持续时间不超过三个月的经营性体育竞赛和表演活动,除提交前款所列材料外,还须提交担保资料和组织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方案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经费预算及来源说明;
(二)竞赛规程、表演项目等活动内容的具体说明;
(三)参与活动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情况;
(四)治安、消防、交通、市容和环境卫生保护措施及有关实施方案。
第八条 体育管理机构自收到申办者提交的材料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对符合申办条件的,应当发给体育经营许可证;对不符合申办条件的,应当作出不予许可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第九条 体育经营活动申办者在领取体育经营许可证后,应当到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方可营业。
第十条 经营者变更体育经营项目、场所的,应当按照批准或者核准程序报市、区体育管理机构办理相关的变更手续。
第十一条 经批准从事一次性或者持续时间不超过三个月的经营性体育竞赛和表演活动的,经营者不得擅自改变组织实施方案;确需变更的,应当报经原批准机构同意。
第十二条 禁止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体育经营许可证。
市体育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对体育经营许可证进行查验。
第十三条 禁止利用体育经营活动危害社会治安或者进行淫秽、迷信、赌博等违法活动。
第十四条 在体育经营活动中,担任体育专业技术培训的教练或者从事体育活动应急救护工作的人员,应当依据本条例规定取得从业资格证书。
第十五条 经营者应当做好体育设施、设备、器材的维修、保养工作,保证其安全、正常使用。
经营者对可能危及消费者安全的事项应当作出真实说明和明确警示,并采取相应的防止危害发生的措施。
第十六条 体育竞赛、表演的主办者、承办者,应当对参与活动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和观众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第十七条 未取得体育经营许可证而从事体育经营活动的,由体育管理机构责令其停止经营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一万元罚款。
第十八条 涂改、出租、出借、转让体育经营许可证的,由体育管理机构对违法行为人处以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吊销体育经营许可证,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伪造体育经营许可证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九条 未经体育管理机构办理相关手续,擅自变更体育经营项目、场所的,由体育管理机构责令其限期办理相关手续,并处以五千元罚款;逾期不办的,处以一万元罚款,并可以吊销体育经营许可证。
第二十条 未经体育管理机构同意,擅自变更经营性体育竞赛和表演活动组织实施方案的,由体育管理机构责令其立即改正并处以一万元罚款。
第二十一条 经营者雇用或者聘请未取得体育专业技术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担任体育专业技术培训的教练或者从事体育活动的应急救护工作的,由体育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经营者处以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停业整顿。
第二十二条 体育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在体育经营活动管理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经营者对体育管理机构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四条 市政府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五条 本条例自二○○一年六月一日起施行。一九九四年七月十三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布的《深圳经济特区体育市场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2001年3月22日

国营工业交通企业木材节约奖惩实施细则(试行)

财政部、国家经委、国家物资局


国营工业交通企业木材节约奖惩实施细则(试行)
财政部、国家经委、国家物资局




我国森林资源贫乏,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开展木材节约代用,是利国利民有利于经济建设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为了进一步贯彻1986年1月18日财政部、劳动人事部、国家经委发布的《国营工业、交通企业原材料、燃料节约奖试行办法》,更好地调动企业和职工群众节约代用木
材的积极性,降低木材消耗,推进技术进步,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木材节约奖范围。
1.原木加工利用;
2.以木材为主要原材料的产品:
3.木材和木制品包装的回收复用;
4.木材代用品。
二、企业实行木材节约奖应具备以下条件。
1.管理基础扎实,有准确的计量手段,健全的原始记录,完整的统一报表制度;
2.产品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有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
3.有完善的收、发、存制度和消耗定额的考核办法。
三、考核标准与奖金率。
1.奖金率幅度。按节约的难易程度和节约水平实行差别奖金率,分级计奖(见附表一:《木材节约奖分类分级奖金率表》)。
2.达到国内同行业平均先进水平为一级考核标准,达到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平均先进水平为二级考核标准,未达到以上两级考核标准的为三级考核标准。
3.一级考核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制定;二级考核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主管部门制定。考核标准由行业主管部门通过实际测定,参照历史先进水平制定,考核标准和节约项目3年修定一次。
4.凡行业主管部门未制订等级标准,以及单位消耗达不到省内平均先进水平的,按三级考核标准执行。计算方法,以上年实际单耗为基数,本年实际单耗低于上年实际单耗的为节约量。
四、节约量的考核依据。
1.原木加工利用以出材率、综合利用率的考核标准为依据,高于考核标准的部分为节约量。
2.以木材为主要原材料的产品,以产品消耗定额的考核标准为依据,低于考核标准的部分为节约量。
3.木材和木制品包装的回收复用,以复用量的考核标准为依据,高于考核标准的部分为节约量。
以上各项节约量均折算为原木数量计算。
4.木材代用品,是指代用原生产单位一直耗用的木材,其节约量以采用代用品后节约的价值为提奖依据。木材代用品提奖期限应视不同情况最长不得超过3年。
五、节约金额计算口径和分配。
1.节约量金额的计算口经,暂以国家调拨价格为基础,考虑到木材市场价格因素,其计奖节约量的计算价格,最高不得超过国家调拨价格的30%。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主管部门按此原则掌握。
2.使用代用品必须保证提高产品质量、性能和使用年限。其节约金额,是指采用代用品后比原用木材所节约的价值。
3.节约奖的分配由企业自行确定,但必须坚持“贡献大的多奖,贡献小的少奖,与节约无关的不奖”的原则,不搞平均主义。
4.节约奖金按月考核计算,按季累计预提(可按累计应提节约奖的60-80%预提),年终结算,超发扣回。如年终发生盘亏,已发的节约奖全部从剩余的节约奖中扣回,不足部分,从企业奖励基金中扣回。
5.木材节约奖金在节约价值中开支,计入成本,不征奖金税。
6.已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企业,实行此办法,不得影响上缴承包额。
六、坚持“节约有奖、浪费有罚”的原则。
1.对达不到考核标准的要按“奖罚同率”的原则扣罚。
2.因偷工减料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的,停发节约奖,并予重罚。罚金在与奖金“同率”的基础上加罚30-50%。
3.其他人为造成的浪费,也要重罚。罚金按上述第2条办法办理。
4.罚金从企业的结余奖金或奖励基金中扣罚,不得进入成本,罚金上交同级财政部门。
七、节约奖的审批手续,仍应按照财政部、劳动人事部、国家经委颁发的《国营工业、交通企业原材料、燃料节约奖试行办法》执行。
八、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依照本细则,结合本部门、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办法。
九、本办法自1988年起执行。各级木材节约办公室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搞好木材节约代用并具体组织贯彻执行。

木材节约奖分类分级奖金率表


木材节约奖分类分级奖金率表
━━━━━┳━━━━━━━━━━━━━━━┳━━━━┳━━━━━━━━━┳━━━━━━━━━┳━━━━━━━
类 ┃ \ ┃ 考 ┃ 一 级 ┃ 二 级 ┃ 三 级
┃ \_ 提奖级别 ┃ 核 ┣━━━━━━━━━╋━━━━━━━━━╋━━━━━━━
┃ \_______ ┃ 依 ┃ 国家同行业 ┃省、自治区、直辖市┃未达到省内同行
别 ┃ \_ ┃ 据 ┃ 平均先进水平 ┃内同行业平均先进水┃业平均先进水平
┃ 节约项目 \ ┃ ┃ ┃平 ┃
━━━━━╋━━━━━━━━━━━━━━━╋━━━━╋━━━━━━━━━╋━━━━━━━━━╋━━━━━━━
原 ┃ 成材、半成品 ┃按出材 ┃ 16-20 ┃ 11-15 ┃ 8-10
木 ┃ ┃率考核 ┃ ┃ ┃
加 ┣━━━━━━━━━━━━━━━╋━━━━╋━━━━━━━━━╋━━━━━━━━━╋━━━━━━━
工 ┃ 剩余物的综合利用 ┃按综合 ┃ 16-20 ┃ 11-15 ┃ 8-10
利 ┃ ┃利用率 ┃ ┃ ┃
用 ┃ ┃考核 ┃ ┃ ┃
━━━━━╋━━━━━━━━━━━━━━━╋━━━━╋━━━━━━━━━╋━━━━━━━━━╋━━━━━━━
以木材 ┃胶合板、车船、木门窗、纺织 ┃ ┃ ┃ ┃
为主要 ┃器材、火柴、铅笔、纸浆、家 ┃按产品 ┃ 16-20 ┃ 11-15 ┃ 8-10
原材料 ┃具、运动器材、缝纫机台板、 ┃消耗定 ┃ ┃ ┃
的产品 ┃机械模型。 ┃额考核 ┃ ┃ ┃
┣━━━━━━━━━━━━━━━┫ ┣━━━━━━━━━╋━━━━━━━━━╋━━━━━━━
┃木包装箱。 ┃ ┃ 15-18 ┃ 11-14 ┃ 8-10
━━━━━╋━━━━━━━━━━━━━━━╋━━━━╋━━━━━━━━━╋━━━━━━━━━╋━━━━━━━
回 ┃自行车包装木箱、纸包装木夹 ┃ ┃ ┃ ┃
收 ┃板、玻璃木包装箱、电缆木盘、 ┃按复用 ┃ 11-12 ┃ 9-10 ┃ 8
复 ┃坑木、漂沉木、垫仓木、电柱、 ┃量考核 ┃ ┃ ┃
用 ┃旧房木。 ┃ ┃ ┃ ┃
━━━━━╋━━━━━━━━━━━━━━━╋━━━━╋━━━━━━━━━┻━━━━━━━━━┻━━━━━━━
木 ┃菱镁制品、竹胶合板、玻璃集 ┃按使用 ┃
材 ┃装箱(架)、玻璃钢、塑料门 ┃木材代 ┃
代 ┃窗、塑料楼梯扶手、非木人造 ┃用品节 ┃
用 ┃板、柳条包装箱、非木模板。 ┃约价值 ┃
品 ┃ ┃考核 ┃
━━━━━┻━━━━━━━━━━━━━━━┻━━━━┻━━━━━━━━━━━━━━━━━━━━━━━━━━━
注:煤炭工业的坑木节约奖励仍按煤炭部(78)煤财字1383号文件规定执行。



1988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