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河北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

时间:2024-06-18 03:12:28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192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河北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


河北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


河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6号)


(2004年7月22日河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河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26号)

  《河北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草案)》已经河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04年7月22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9月1日起施行。

  2004年7月22日

  第一条为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建立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维护家庭和社会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伤害的行为。

  第三条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障公民人身权利,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共同责任。

  对于家庭暴力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和向有关部门投诉或者举报。有关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应当依法处理,不得以“家庭纠纷”为由不予处理或者推诿。

  第四条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应当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下实行综合治理。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妇女联合会、工会、共青团、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家庭成员所在单位等各方面应当按照自己的职责,做好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

  第五条各级妇联组织应当协助、配合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做好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并协助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做好本条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六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情况作为评价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妇联组织等单位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七条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和妇联组织可以与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协调配合,建立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维权机构。

  第八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法制宣传教育列入普法工作规划,并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第九条司法行政、文化、教育、妇联等有关部门和组织应当结合实际,宣传有关法律、法规,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宣传教育活动。

  第十条新闻媒体应当宣传健康文明的家庭风尚,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家庭伦理观念,形成有力的社会舆论监督,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

  第十一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单位对其职工,社区居民委员会对其居民,村民委员会对其村民,应当进行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道德观念和防范家庭暴力的法律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第十二条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妇联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家庭成员所在单位应当密切配合,及时调解家庭纠纷,防止矛盾激化,预防家庭暴力行为的发生。

  第十三条家庭暴力的受害人有权亲自或者委托他人向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其所在单位请求保护,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对正在实施家庭暴力行为的,家庭暴力当事人所在单位、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发现后应当及时予以劝阻,对事态严重、劝阻无效的,应当及时报警。

  经家庭暴力受害人的请求,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为其提供遭受家庭暴力的有关证明。

  第十四条公安机关在接到家庭暴力报警时,应当迅速出警,及时制止,并做好调查取证。

  对实施家庭暴力违反治安管理法律法规的,经受害人请求或者委托他人提出请求,公安机关应当依法给予施暴人相应处罚。

  第十五条对实施家庭暴力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自诉;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

  第十六条司法鉴定机构对家庭暴力受害人请求为其所受伤害进行司法鉴定的,应当及时受理,并依法出具鉴定结论;对经济困难无力支付鉴定费用的受害人,应当酌情予以减免。

  第十七条医疗卫生机构对家庭暴力受害人应当给予治疗,做好诊疗记录,并告知受害人保存相关证据。

  第十八条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法律援助。

  人民法院应当为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司法救助。

  第十九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应当指定或者建立救助场所,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临时紧急救助。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多种形式的救助。

  第二十条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有关当事人所在单位,对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人及受害人委托的人向其提出请求而不及时劝阻和制止,又不向有关部门举报的,由有关部门对直接责任人给予批评教育。

  第二十一条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对家庭暴力行为应当依法予以制止而不制止的,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责任人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

  第二十二条本条例自2004年9月1日起实行。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

卫生部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21号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已于2002年3月15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部长 张文康

  2002年3月28日

  第一条 为了规范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加强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本办法规定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本办法所称职业病危害项目是指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

  职业病危害因素按照卫生部发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确定。

  第三条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主要内容是:(一)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三)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四)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时应当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及有关材料。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申报材料后5个工作日之内,出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

  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当在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第五条 用人单位申报后,因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材料等变更导致所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改变的,应当在变更后30日内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内容。

  第六条 用人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时,应当向原申报机关办理申报注销手续。

  第七条 受理申报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管理档案。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有关规定逐级汇总上报。

  第八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用人单位申报的情况进行抽查,并对职业病危害项目实施监督管理。

  第九条 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及本办法的规定,未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或者申报不实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条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的格式和内容由卫生部统一规定。

  第十一条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不收取费用。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本办法实施前已经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项目,用人单位应当在2003年1月31日前申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财政局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哈政办综[2004]89号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财政局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将市财政局《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实施方案》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四年十二月十日



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
资产清查工作的实施方案


(市财政局 二○○四年十二月三日)


  为贯彻落实《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关于加强全省行政事业单位公共资产管理意见的通知)(黑政办发[2004]60号)精神,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经市政府同意,自2004年l2月15日起至2005年5月30日止,在全市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清查目的

  摸清各部门、各单位资产底数,纠正资产占用单位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资产处置程序,防止资产流失,为编制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提供资料,为科学、合理配置资源提供依据。

  二、清查范围

  市直机关部门、群众团体和事业单位(不含已批准改制的事业单位)。

  三、清查内容

  各部门、各单位的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存在账账不符、账实不符、账表不符、账外资产(含小金库)及在固定资产标准以上但未入固定资产账等问题。

  四、实施步骤

  (一)自查阶段(2004年12月l5日至2005年3月31日)。各部门、各单位结合2004年财务决算和2004年产权登记年度检查工作,对本部门、本单位的资产进行认真清理,对清查出的账外资产要及时入账;对以接受馈赠等方式形成的无法确认价值的资产,可经有资格的中介机构评估确认价值后入账。

  (二)重点检查阶段(2005年4月1日至2005年5月15日)。市财政局根据各部门、各单位自查情况,组织人员对部分部门和单位进行重点检查,重点检查面不少于总户数的60%。

  (三)总结汇总阶段(2005年5月l6日至2005年5月30日)。市财政局根据各部门、各单位自查及重点检查情况进行数据汇总和问题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形成分析报告,报市政府。

  五、清查要求

  (一)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这次资产清查工作,主要领导要负总责,指定专人搞好清查工作。对清查出未入账的资产要及时入账;对待处理的资产,要按有关规定和程序报有关部门审批后,进行账务处理。

  (二)各主管部门要组织所属部门和单位进行自查,并对其资产清查情况进行汇总,将清查出的问题及原因和处理结果形成分析报告,连同汇总表和各单位情况表一并于2005年3月31日前报市财政局。

  (三)对重点检查中发现的应报未报、应入账未入账等违纪问题,除进行通报批评外,还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涉嫌违法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附件:

  1.行政单位资产清查情况汇总表(一)
  [表格1:行政单位资产清查情况汇总表(一)]
http://www.harbin.gov.cn/hrbzfw/hrbnews_zb/display_form.php?formid=105
  2.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情况汇总表(二)
  [表格2: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情况汇总表(二)]
http://www.harbin.gov.cn/hrbzfw/hrbnews_zb/display_form.php?formid=106
  3.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账外资产情况表(三)
  [表格3: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账外资产情况表(三)]
http://www.harbin.gov.cn/hrbzfw/hrbnews_zb/display_form.php?formid=107